党委书记彭德忠赴竹山县上庸镇磨滩村调研乡村振兴工作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3月15日—17日,党委书记彭德忠前往学校乡村振兴驻点村竹山县上庸镇磨滩村,深入开展走访调研,看望慰问驻村工作队成员和当地党员干部群众。竹山县县委书记陈建平热情接待了彭德忠一行。竹山县委常委副县长范奇、副县长刘洋、县教育局负责人及上庸镇相关党员干部参加调研活动。调研活动包括座谈会、捐赠帮扶和实地考察三个阶段,知行学院副院长王文凯主持调研座谈会。
座谈会上,学校驻村工作队队长熊万斌重点从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消费帮扶、共同缔造、教育帮扶、动态监测、村级治理等七个方面汇报了工作队近两年乡村振兴工作取得的成效,并对下一步的工作思路与举措进行了汇报。磨滩村村支部书记肖昌华简要介绍了磨滩村的基本情况。上庸镇党委书记余志刚在致辞中对彭德忠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简要介绍了上庸镇的基本情况,并对学校驻村工作队勤勉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富有成效的工作业绩给予了高度肯定,期待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更好助力乡村振兴。竹山县副县长刘洋简要介绍了竹山县的基本情况,对学校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作出的突出贡献表示高度赞赏,期待校地双方在前期良好工作的基础上加强联动,形成合力,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工作取得更大实效。
彭德忠在讲话中首先代表学校向当地各级组织和党员干部群众对学校驻村工作队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高度赞赏了竹山县上庸镇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磨滩村各方面发生的喜人变化,并对学校驻村工作队的良好工作作风和卓有成效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彭德忠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是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知行学院能全面参与到乡村振兴工作中来,既感荣幸,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将严格按照省委统一部署要求抓好各项工作的对接和落实。
彭德忠结合乡村振兴工作要求,对学校驻村工作队提出三点希望和要求:一是要旗帜鲜明讲政治。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记乡村振兴的政治任务,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上来,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二是要当好助手抓落实。学校驻村工作队要在农村基层锻炼中学习干部群众的好思想、好品格、好作风,紧紧依靠当地党委政府和干部群众,充分发挥基层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做好党建宣传员、民情调研员和振兴办事员,把握工作重点,找准帮扶切入口,急群众所需,尽学校所能,把能办到的事迅速落地落细、办好办实。三是要深化合作创特色。要充分发挥学校学科专业特色和科研人才优势,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用教育赋能乡村振兴。要加强校地联动,在强化党建引领、推进乡村治理、促进地方产业发展等方面进一步下功夫,协力把磨滩村建成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不断提升乡亲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竹山县教育局局长罗淳主持捐赠帮扶活动仪式。彭德忠代表学校向磨滩村捐赠了15万元帮扶资金,并为磨滩村50多名中小学生赠送了书包文具用品。调研中,彭德忠一行还实地考察了磨滩村香菇培育生产示范基地、大泉山茶园、上庸镇中心学校等,深入了解了上庸镇磨滩村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情况。双方还就校地合作、文旅产业发展、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帮扶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2021年7月,学校驻村工作队驻村开展工作以来,实施“党建+”工作模式,通过“党建+队伍”“党建+治理”、“党建+产业”的方式,多措并举优化村务治理,促进村级经济发展。工作队积极推动扩建磨滩村香菇基地,整合各类资源,多渠道促销磨滩村香菇、茶叶、笋干、蜂蜜等农副产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优势,开展留村儿童暑期托管服务、丰富驻点村安幼中心图书室藏书、辅导留村儿童完成假期作业等,践行教育帮扶,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好评。经过学校近两年的对口帮扶与乡村振兴实践,磨滩村在基层党建、乡村治理、产业发展、人居环境、生态环境和群众生活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该村20万棒的食用菌基地已经投产,年产值近200万元;20亩葡萄园的经济效益初步显现;3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日益壮大;500亩幼龄茶园即将开采,农民人均年收入达到1.6万元。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试点中,实施了50多处小微项目、3个公共项目维修升级,村民居家环境及村容村貌显著改善,实现了农业稳产增效、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